提琴音柱和琴碼調整 – 音柱篇

提琴如此受人青睞,有着樂器皇后之稱

樂隊中的提琴表現出主導作用, ,是否外觀同樣漂亮的琴聲音聽起來卻不相同,甚至良莠不齊,大相徑庭, 即便是幾支琴,如同更換了某個配置,如拉弦板、音柱、琴碼及弦線等,或是同一個配置,重新裝配調整,聲音都有改變空間, 由此說來琴的音色是可以調整,以有效簡便的調整辦法,調整一些提琴部件中的少少配置, 制琴師調整聲音一般採納移動音柱和琴碼來改善聲音,確實行之有效, 但深究內裏,音柱和琴碼之間的牽扯有着如斯美妙關係。 音柱,

一支比較理想的音柱應有着五至六條年輪線, 一支比較理想的音柱應有着五至六條年輪線, 而音柱的乾透和年份、長短、粗細、位置、鬆緊、硬度等作用在同一支琴上,而音色表達都有著雲泥區別。

音柱在琴箱內, 它的上下兩個端面與琴箱面板和背板,內切面要求貼切吻合, 在沒有安裝弦線的基礎,音柱置放以不倒為宜, 如琴的聲音比較乾涸,發音不暢納悶,可採取更換稍長一點的音柱,立在比一般標準的緊一些,可使琴發音暢達明亮, 如琴的聲音過於明亮、發噪、刺耳、缺少柔和、反之將音柱立於比標準稍鬆一點,令音柱與面板之間張力減弱,去掉一些噪音,達致柔和, 音柱的粗細還可以調整音色, 音柱直徑一般在5.5 mm至6.5 mm之間,更視乎音孔大細放入為佳, 而音柱粗細對琴的震動有着不同作用,音柱粗,抑制一些震動,琴聲堅實,但給共鳴帶來粗糙細膩不夠, 反之音柱細,震動幅度容易,虛空不豐富, 調整效果視乎釐定。

音柱位置一般立於琴內離琴碼右下角, 如琴音發噪,可稍向下移,令其離琴碼腳稍遠,或切短些, 如發現在裏面鼻音重時,可將音柱稍上移,令其離琴碼腳靠近,發音便會容易,琴音便明亮, 所以調整音柱更顯重要性,調整適度就不宜輕易更換。 而音柱調整理想的位置時,琴音色好壞還有着其他因素影響,已處於最佳狀態還可以配合琴碼來調整。

韻弦設有弦樂維修部, 歡迎致電(2667 8173)查詢。

作者:

Ben Law

韻弦樂器首席制琴師

Written by